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别辜负了央妈的爱

发表于2015-04-13

母亲的爱是深沉的爱、无私的爱。

上周“央妈”的新政,让房企、中介、销售都乐开了花,甚至有不少房企已经开始盘算涨价的计划了。如此看来,房地产又进入可以任性的周期了吗?

对于政策的反映,股市往往是最快的。但这一次,资本市场的反馈并不十分热烈,除了政策发布当天因消息“疑似泄密”造成地产板块飙升外,从次日开始,以万科、保利地产等为代表的地产股连续4天收跌,反映出资本市场对房地产的信心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强烈。

经历了以往的供不应求,再到投机投资需求的不断挤出,目前市场总体供求显示平衡已经成为基本事实,特别是部分城市还出现超量供应。所以,对于这一次“央妈”的“放水”,更多意义上还是提供了一个出货的窗口期,而并非是房价上行的理由。至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“不买就涨价”的说辞,笔者更希望是一些项目的营销的手段而非房企真实的姿态。

一个可能在几年内都绕不开的问题是,我们仍然处在三期叠加的阵痛期之中,前序的经济刺激政策产生的负面作用仍然没有消化,所以像2009年一样用涨价来驱动、煽动需求入市已经不再成为可能。未来的市场不会太坏,但也不会太好,这就需要开发商有足够的理智,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。

利好政策出台,往往会使一部分犹豫的购房群体提早入市,但本次政策明确指向的刚改需求只是市场中的一部分细分群体而已。在供需关系相对紧张的一线城市,由于限购政策的持续,正如政府所希望的,改善性需求也许会成为市场的主流。但从这一部分刚改群体的绝对值来看,他们是否能长期撑起市场需求面,市场专家表现得也并不乐观。或许,成交量的反弹只能是短期现象,在进一步的利好政策出来之前,市场的欢呼可能有点早了。

在这样一个时期,价格可能是最为敏感的一个因素。对刚改消费者而言自不必说;对开发商而言,在这样一个同质化竞争的过程中,必然要求更加慎重和科学地运用价格杠杆,格外注意给予消费者内心的抚慰,因为不论是“微调”、“暗涨”都可能对项目的去化造成巨大影响。如果进一步选择“大涨”促使楼市走进另一个反面的极端,则是政府和消费者都不愿意看到的。

几天前,一位市场专家在点评某项目涨价的时候引用了《狼来了》这样一个小故事,他奉劝开发商不要用“涨价”这样的字眼去吸引消费者,更不要去刺激消费者。因为谎言说多了,早晚会让自己因为失信而吃亏。在相对平稳的市场环境中,如果想要尽快完成去化的任务指标,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算清自己的利润,让消费者真正得到实惠,少一些噱头,少一些炒作。

摆在眼前的两个选择目前已经很清楚,是尽快顺着“央妈”的台阶走下来,还是试着再任性一次?依照笔者的想法,还是不要辜负了这份爱吧,谁能保证“央妈”将来是否还会再爱一次?

上一页|1|
/1页